手記|“清白”豆腐
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8-22 09:45:14   來源:紅河州紀委監(jiān)委

擁有600多年的歷史的石屏豆腐,在幾百年的歲月沉淀中,已然成為石屏家家戶戶“舌尖上的美食”,鄉(xiāng)間流傳著“吃肉不如吃豆腐”的說法。

暑假來了,聽說石屏古城新建了個豆腐博物館,還可以體驗制作豆腐和品嘗燒豆腐,就決定帶著孩子去嘗嘗鮮。

沿著石屏龜背古城彎彎曲曲的青石板路,在每一個不經(jīng)意的拐角似乎都能聞見燒豆腐的香味,讓人不禁流口水,想甩一塊、吃一嘴,再配上涼卷粉和木瓜涼水,簡直是三伏盛夏的標配。

一路豆腐飄香,拐角處掛著“石屏縣北門豆腐廠”牌子的老房子出現(xiàn)在眼前。走進大門,石屏豆腐古城博物館幾個大字映入眼簾,從“關于石屏豆腐”到百年古井再到豆腐制作體驗區(qū),以豆腐制作場景再現(xiàn)的方式向每一位來者述說著石屏豆腐誕生至今的豆腐故事,特別是一件件老物件、老照片,帶著每一位游人感受石屏豆腐的文化烙印。

“媽媽,豆腐好香?。∧朗窃趺醋龅膯??您會做嗎?”

“媽媽沒做過,你想做嗎?看,那兒有小朋友在做,我們一起去做怎么樣?”

“好,好,好,做豆腐啰。”

“做豆腐,首先要選黃豆,好的黃豆做出來才好吃,這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,要走好第一步,開好頭。”

“媽媽,您看,這些黃豆可以嗎?下一步要怎么做呢?”

“下一步就要浸泡了,后面還有磨漿、濾渣、煮漿、酸水點兌、包壓等很多步驟呢。從一粒粒金黃堅硬的黃豆,經(jīng)過數(shù)小時浸泡,歷經(jīng)磨煉,取出渣滓,提煉精華,固化成型,最后變成一塊塊潔白方正的豆腐,工序復雜繁多。就像人這一生,從出生到成長成才,沿途各種考驗,容不得有任何的偏離,稍有一個不慎,一念之差,就會差之千里,在欲望的海洋肆意妄為,留下的便會是無盡漫長的黑暗。我們做人要像這豆腐一樣,盡管經(jīng)歷各種波折和艱難險阻,但最終都要清清白白、干干凈凈的。”

“哦哦……嗯嗯……”

豆腐自古被看作是清廉的象征,在清朝的時候,詩人胡濟蒼曾經(jīng)吟詠道:信知磨礪出精神,宵旰勤勞泄我真。最是清廉方正客,一生知己屬貧人。說的就是豆腐,不但寫出了豆腐的軟嫩美味,更是寫出了豆腐的精神,由磨礪而出,方正清廉,不流于世俗,贊美其風格高尚。

“小小黃豆,始終堅守自己內心的潔凈,歷經(jīng)磨礪后才能化身清白的豆腐,在我們的生活和成長過程中,若遇到困難、誘惑,要學習小黃豆不怕艱難的精神,迎難而上,勇敢前行。”

“好呀,媽媽。剛剛聽那個阿姨說,這幾天有豆腐宴,我想去看看。”

在石屏,除了烤豆腐,還有各式各樣的豆腐美食,特別是豆腐宴,既能讓人飽眼福,又能過嘴癮。

“豆腐宴”即以豆腐為主料做成的美食,該宴無論是吃法還是形態(tài),各不相同。一般可做40多道菜,色、香、味俱全。“豆腐雄雞”的造型猶如一個藝術品,醇香美味;“芙蓉豆腐”看似豆糕,豆腐潔白如芙蓉;“八寶豆腐”紅、白、黃、綠多色相間,看一眼就讓人嘴饞;“翡翠珍珠球”菜如其名,一口咬下去,味覺的矜持在瞬間崩塌,只有無窮滋味在口中回蕩……

豆腐宴的每一道菜,都有其獨特的制作方法和口感,代表每一個石屏人對石屏豆腐的一種熱愛,是對石屏豆腐文化的一種傳承與延續(xù),更是對中國優(yōu)秀文化的弘揚。(石屏縣紀委監(jiān)委 何佳 || 責任編輯 田源)